精准医疗,靠研发取胜的未来之路!
在医药创新领域有着著名的“双十”定律。即,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成功需要耗时10年时间,花费10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医药创新类似于一场“豪赌”,面临着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是一条漫长、艰辛又孤独的路,可以让人一战成名,也可能让人一无所有。尽管如此,医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1816年法国医生勒内克将纸卷起来拴在绳上的简易听筒,人类或许不会这么早注意到心脏的跳动与疾病有关;如果没有美国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平克斯和1960年诞生的首款口服避孕药恩那维德,人类距离步入合理控制生育和争取女性自由的历史转折点或将耗费更长的时间。
除此之外,青霉素、咖啡、阿司匹林、天花疫苗、乙醚直至当前的Molnupiravir、Paxlovid等等,都在人类史上发挥过或者正在发挥着重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医疗行业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精准医疗时代到来
2015年1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白宫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精准医疗计划)”。此后,“精准医疗”一夕之间火遍全球。同年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对"精准医疗"做出定义:“精准医疗”是一个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兴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同样在2015年准确抓到了精准医疗的机遇。2015年3月,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先后召开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拟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共投入600亿元,大力推进国内基因行业发展。2016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也位列项目中,预示着“基因组学”被列入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精准医学发展进入加速期。
于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全球范围内,一批围绕着精准医学的医疗创新研究开发活动开始了。而与其他类别的医疗创新相比,由于精准医学的研发关键是要破译人类基因组这个“身体内的小小宇宙”,其研发也就涉及了更广的范围,因而难度更大,但也更加重要。
如果仅从狭义的疾病治疗范围上来分析,精准医疗又被称为“个性化医疗”,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的最佳治疗方案。其目的是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基于此,精准医疗或许是医生为患者处置疾病的最强抓手。
而从更广义的范围上来判断,精准医疗涉及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医疗机器人和抗体药物开发等众多领域。举例而言,诸如无创产前筛查、肿瘤诊断与个性化治疗、遗传病风险评估和辅助生殖、罕见病药物开发、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服务等等都是精准医疗可以辐射的范围。而这桩桩件件,都与全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体现了精准医疗研发活动的重要性。这一更重要、更艰辛的研发领域,毫无疑问需要更大的研发投入。
早筛巨头斥巨资为研发
进一步而言,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各条细分赛道内,以癌症早筛为突破口的公司已经证明了其所需的研发投入是巨大的。美国主打结直肠癌早筛的精密科学(EXAS.O)和美国泛癌种早筛巨头Grail的发展历程均证明了这点。
精密科学(EXAS.O)成立于1995年,上市也已经有20年。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2014年推出的非侵入式结直肠癌早筛产品Cologuard,是全球首个经FDA批准上市的癌症早筛产品。
而在2013年-2015年,精密科学(EXAS.O)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4.4万美元、179.8万美元、3943.7万美元;研发费用分别为2767.8万美元、2866.9万美元、3391.4万美元。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667.91%、1594.49% 、86%。
Grail成立于2016年,其在研的液体活检产品Galleri可以测试多达50种癌症,假阳性率不到1%,其中超过45种目前缺乏推荐的筛查方法。更加重要的是,据Grail目前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93%的阳性测试中,Galleri能准确判断肿瘤的组织起源,由此实现精准治疗。
Grail的公开数据显示,其在2019年亏损了2.45亿美元,合每股42美分。而在这亏损的背后,是巨额的研发投入。该公司所进行的DNA甲基化研究收集了11.5万人的基因数据,仅此项花费就超过10亿美元。
除此之外,美国的行业参与者还包括罗氏控股旗下的Foundation Medicine、Guardant Health(GH)、Natera(NTRA)和Invitae(NVTA)等。Guardant Health的财报显示,仅2018年内,其研发成本就达到5亿美元。
本土精准医疗企业群雄并起
国内精准医疗公司虽然起步稍晚,但正在加速赶上,比如聚焦肝癌早筛赛道的泛生子(GTH)、泛癌种早筛企业燃石医学(BNR)和肠癌早筛标杆企业诺辉健康(6606,HK)等等。而这些公司的研发投入同样巨大。
本周,泛生子发布2021年Q3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36.2%,毛利率提升至69%,这也使泛生子也成为肿瘤二代测序(NGS)上市企业营收第一的公司。其中,其仅Q3一个季度对于研发业务的投入就达到6240万元,占其Q3总营收近41%。这也是该公司研发费用最高投入最高的单季。
此前的11月16日,燃石医学公布了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第三季度,燃石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2.2%。三季度燃石医学研发投入达6965万元,占其Q3营收超50%。
此外,诺辉健康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也已超过2123.5万元,占其收入的近50%左右
近日,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举办2021年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系列。前述研究活动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奖等等公开透明数据,对6000家公司梳理后发现,各行各业的公司中,2020年研发投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2家,50亿元以上的有17家,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
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方面,泛生子、搜狗、华中数控、华测导航、芯朋微、复星医药、康缘药业、雷科防务、海兰信等都在10%以上。2020年内,泛生子的这一数据高达35%,远超搜狗的21.32%、华中数控19.01%、百度的18.22%、华为的15.92%。在更广阔的各行业竞争中,泛生子作为精准医疗企业的代表,在研发上的投入方面实现了强势领跑,公司的研发决心可见一斑。
拼投入也拼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强度只是研发的一个方面。而决定或者是影响精准医疗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还包括合理的研发策略、研发节奏和商业转化。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精准医疗公司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策略。
泛生子业务板块覆盖癌症早期筛查、诊断与监测、药物研发服务、复发监测等癌症全周期。公司拥有“一步法”和Mutation Capsule两大原研技术,建立了癌症精准医疗全周期管理壁垒。其中“一步法”意义在于推动基因检测技术普及,实现医疗资源下沉,赋予更多医院独立展开检测的能力,自上而下赋能二三线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市场,惠及更多的基层百姓。Mutation Capsule是跨平台、跨癌种、跨应用场景的广谱式创新技术,可通过少量的血液样本检出极微量的肿瘤突变信息,不仅可以应用在癌症早筛环节,还能对患者术后的微小残留病灶(MRD)进行动态监测,如此可极大缩短研发周期,且具备从单癌种向多癌种检测扩展的可能性。
具体到产品上,泛生子的肝癌早筛产品HCCscreen™和用于肺癌诊断的人类8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分别能对LDT和IVD增长实现有利支撑,从而帮助公司形成一个促进商业良性循环的研发与转化节奏。
该公司2021年Q3财报显示,由于肝癌早筛检测销量的增长,LDT服务收入达9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由于基因测序仪与试剂盒销售额的增长,IVD产品销售收入达513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0.5%。这也共同推动其实现诊断和监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2%,达到1.44亿元。
而在未来的业绩增量上,泛生子也针对血液肿瘤MRD和实体肿瘤MRD进行了全面布局。今年10月,泛生子与复星医药达成独家协议,将Seq-MRD®在中国商业化,这也是该公司推出的首个血液肿瘤检测产品与MRD检测产品。11月30日,泛生子又宣布与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中国实体瘤患者的个性化MRD(微小残留病)检测产品。阿斯利康计划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相关临床试验。
与在多个癌种之间逐步突破的泛生子不同,燃石医学是目前国内泛癌种早筛领先企业,是一家基于NGS 技术的癌症精准诊断公司。业务及研发方向主要覆盖肿瘤患病人群检测、癌症早检、肿瘤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三大板块。
燃石医学的核心技术为自主开发的ELSA-seq多癌种筛查技术,通过高效建库、多层降噪和大数据机器学习,成功实现对血液中痕量ctDNA甲基化信号的高效捕获。2016 年,公司开始布局靶向DNA甲基化在癌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并逐渐从最初的肺癌早筛验证转向泛癌种早筛研究。
相较之下,诺辉健康的研发策略显得更专注于结直肠癌。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基于荧光PCR的FIT-DNA多靶点肠癌筛查技术在结直肠癌领域发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靶点粪便FIT-DNA液体活检产品“常卫清®”为国内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NMPA批准的明确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临床级应用产品。
赛道火热,未来已来
精准医疗自2015年行业大爆发以来,至今热度居高不下。随着各家公司核心技术的不断推进,癌症早筛市场被认为有望从早期探索阶段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由此,资本也开始了抢位赛。
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克萨斯州的组织活检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 ,今年上半年宣布获8.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参与的投资机构达17家之多,是精准医疗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之一。
去年9月,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说明书之后,Grail同意美国基因测序龙头公司因美纳(Illumina,ILMN)以价值8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交易形式收购自己。此后,Exact Sciences在同年10月宣布以21.5 亿美金收购液体活检明星企业Thrive。巨头接连不断的大手笔投资让不少看客发出“液体活检春天已来”的感概。
国内,精准医疗赛道的投融资也异常活跃。2019年底,国内肿瘤NGS基因检测行业龙头世和基因获得D轮融资8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彼时的行业单轮人民币融资记录。根据动脉网统计,2020 年共有 16家布局癌症早筛业务的企业完成17笔融资,累积融资约为63亿人民币。2020年底,鹍远生物已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
而在今年11月24日,安锐生物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启明创投领投,IDG资本、Octagon Capital、晨壹投资以及骊宸投资跟投。而在年内3月,佰辰医疗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该轮融资创下国内临床质谱领域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在国内精准医疗赛道火热、投融资纷至沓来的背后,是国内政策的不断加持。为提高中国居民癌症生存率,肿瘤筛查行业的发展一直是政策鼓励的对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癌症防治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根据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到2022年和2030年,中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应分别不低于43.3%和46.6%(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15年我国癌症整体5年生存率40.5%);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 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需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且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癌症防治仍是历年来不变的热词。彼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提议: 肿瘤筛查纳入医保。
癌症患者只有一次治疗机会,如果早期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再花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补救。将精准医疗纳入医保,或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让更广泛人群通过癌症早筛受益,无疑是未来大势所趋。对身处这一黄金赛道上的精准医疗企业来说,在研发上的硬核比拼,或将是制胜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