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香药发展的“古香今韵”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1-19 访问次数:446
香药是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产业前景广阔。如何科学挖掘香药积淀千年的宝贵财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香药服务治未病、保健养生和健康生活,中医药工作者亟待解题。

香药发展的“古香今韵”

杨明

  香药是芳香药物的简称,既包括芳香性药材,也包括传统香和现代精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香药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方法就是中医香疗法。

  纵观古今,人类从未间断过寻香之梦。汉武帝“祈香”、刁存“含香”、曹操“赠香”、荀令“留香”,人们熏香、佩香、吃香,喜香、爱香、用香,可见香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自古“香”“药”同源,香药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如何科学挖掘香药积淀千年的宝贵财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香药服务人们治未病、保健养生和健康生活,在新时代让香药散发出独特“韵味”,是中医药工作者亟待回应的时代命题。

  历史悠久 香药幽香绵远

  我国香药历经千年积累发展,渊源久远,并与外来药的输入有密切联系。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疗、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在周代就有佩带香囊和沐浴兰汤的习俗,从炎黄时期至战国时期,《山海经》《诗经》《屈原赋》中已有对“佩兰”“白芷”“艾”等香药的记载。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记载大量香药如木香、菖蒲、厚朴、山茱萸、当归等,并较详细描述了它们的性味、生长环境、主治功用等,为后世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不但补充了香薷、艾叶、高良姜等香药,还收载了豆蔻、沉香、苏合香等外来香药。

  隋唐时期,香药品种不断增多。古代药典《新修本草》新收载了不少香药,并把苏合香、阿魏、安息香、龙脑香、胡椒等外来香药正式收录,并详述药性功用。李殉的《海药本草》中香药有50余种,几乎占了全书药物的一半,这些香药大多属于外来香药,如零陵香、艾纳香、迷迭香、丁香、降真香、乳香、龙脑、没药、安息香等。

  宋代经过长期医疗实践,外来香药与我国药性理论完全融合,而且香药在本草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和剂局方》所载的外来香药约占全部方剂的35%。其以香药命名的方剂就达55个,如苏合香丸、安息香丸、胡椒理中丸、木香槟榔丸等。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香木”35种,“芳草”类56种,首次对芳香中药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类,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对芳香药物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也作了详细阐述。

  至清代由于温病学派的出现,使香药在临床应用上更加广泛。清朝医学家徐灵胎总结香药的独特疗效,赞誉“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疾”等,充分阐释了香药的独特价值。

  香药历经先秦萌芽,秦汉魏晋流行,唐宋鼎盛,金元交流扩大的历史。随着现代科技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香药不断发展,临床应用范围也将日益扩大。

  抗疫法宝 香药芳香避秽

  香药芳香避秽,以未病先防的理念,在疫病的早期阶段,及时用香药进行干预,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以“扶正祛邪”为防治原则,注重增强人体正气,提升机体自身抵抗力,从而防止病邪侵害。

  香药用于抗击瘟疫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大型疫病,香药防疫功不可没。

  三国时代疫病流行,人们用丁香、香草装入布囊用来防疫。梁代《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以艾草“悬门户上,以祛毒气”,端午悬挂菖蒲艾叶以祛瘟辟邪,一些习俗沿袭至今。晋代葛洪的《肘后方》提到“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香药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在抗击SARS疫情中运用含有苍术、藿香、防风等香药的方剂加减处方以提高人群抵抗力,并以苍术、黄柏、艾叶的熏香实现芳香化浊、温经散寒、净化空气,起到预防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香药通过香薰、熏蒸、吸嗅的方式净化空气抗击病毒;清肺排毒汤方或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方中多以麻黄、桂枝、生姜、细辛、藿香、陈皮、金银花、薄荷等香药为主药,疗效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香药中挥发油成分可杀灭空气中的霉菌、病毒、细菌,净化环境,阻断传染源,同时可兴奋中枢神经,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作用显著 药性功能独特

  香药通过口服、吸嗅、经皮等途径进入体内,发挥芳香解表、芳香开窍、芳香理气、芳香化湿、芳香活血、芳香温通、芳香止痛、芳香辟邪等独特功能。

  《本草经疏》中苏合香滴丸通关利窍用于冠心病、《本草正》中川芎能行气止痛用于疼痛、《证治准绳·类方》中木香顺气丸芳香行气用于腹泻腹痛、冰片芳香开窍用于缺血性脑水肿等治疗,体现了香药治疗疾病中驱除病痛的协同作用。香药在疾病康复调理中有调气机、行精血、养神志的核心作用,如芳香行气类香药用于术后肠蠕动、舒筋通络类香药用于肌肉痉挛、行气止痛药用于偏瘫、活血化瘀类香药用于产后调理等。

  香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定、调节胃平滑肌、增加血流量、增加冠脉流量、调节微循环、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作用显著;辛温解表药如细辛用于呼吸系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厚朴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野菊花用于治疗感冒、呼吸道感染等。芳香化湿药如广藿香用于胃肠道系统治疗腹痛吐泻;芳香理气药如木香治疗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芳香开窍的麝香在心脑血管系统用于热病惊风、神志昏厥等脑病的治疗等。

  前景广阔 香药产业巨大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5亿、我国慢性疾病患者约2.6亿,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占70%。中医药保健在健康服务业中具有支柱地位,随着新技术的引入,新理念的建立,医学服务模式转变,香药发展空间广阔。

  香药除了用于疾病防治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广阔前景。

  如食品保健品行业,在面粉、米粉中加入甘松香、玫瑰花粉、丹参、板蓝根、百合、金银花等制作的糕点不仅营养丰富, 还是很好的抗病毒保健食品。将乳香、没药、檀香、丁香、白芷、当归、川芎等香药加入糯米和红曲发酵制成的药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并可预防妇科疾病。

  在美容护肤方面,香药白芷可以使肌肤润泽,用作面脂。《千金翼方》卷五辟《妇人面药》一节,共载以悦泽、白嫩皮肤为目的药方120首,多由香药白芷、白术、羌活等组成。在畜牧业领域,香药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既可抵御各种传染病的侵扰, 避免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又能提高产率以及肉食品的质量,保证肉食品的安全。

  任重道远 启航香药产业

  目前,香药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产业链从种植、萃取、制造、包装、流通到服务,涉及农业、林业、医药、日用化工、健康旅游、健康服务、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香药产品的应用也从传统的SPA馆、美容美发、食品化工等行业,延伸到医疗养生保健、自然疗法、芳香食品等诸多方面。当前,全球香精香料市场总额约235亿美元,精油销量每年增长速度为8%,香药行业未来将有500亿美元市场容量。

  笔者及团队在长期香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五香理论体系”(香道、运香、香效、配香、施香),着力打造“五香技术体系”(寻香、提香、稳香、制香、评香),为未来香药产业发展规划蓝图。

  香道理论,博大精深:以中医古籍、方剂、香药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梳理中医香疗理论,编写《芳香中药学》《中医香疗学》等教材,倡导中医香疗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动态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观、上工治未病的养防观、形神同治的调护观。

  运香机制,殊途同归:从香药的经鼻、经皮及口服3种给药途径入手,以药代药动学为基础,通过研究香药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发现多种香药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从而作用到全身各个部位进而产生疗效。

  香效研究,科学有据:根据芳香调神、芳香化瘀、芳香醒脾、芳香宣肺、芳香通络等不同功效,研究香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机理,阐明香效科学内涵。

  配香方法,中西合璧:基于香药的药性功效,中医配伍理论,结合西方香疗的理论和方法,设计研究有效香方和产品。

  施香应用,独具优势: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通过经络的传导和穴位的刺激等给药方式,达到内病外治的特色香疗。

  寻香原料,品质保障:立足道地香药资源,根据香药物质成分、特征、功能和条件,实现并构建“最佳品质-最少废弃”综合利用,保证香药源头质量,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提香工程,绿色高效:建设“中药精油产业化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自动化”中药精油提取装备,实现环保、快速、经济生产。

  调香技巧,风格各异:采用西方的音阶调香和东方的五行调香两种方法对精油进行调配,调制出精致、健康、愉快、优雅、特色的香型。

  评香标准,国际接轨: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技术和设备,建立并完善香药、精油及精油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使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

  留香百代,馨香不减。传统香药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新风尚,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新航标。(作者杨明为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香疗研究院院长)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