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稻谷穿越五千年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早春三月,漫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原野上已经绽出片片新绿。
“最晚到清明前后,大家就可以在良渚古城里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了。”梁仁明家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村,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是区里有名的种粮大户。从2015年起,他承包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800多亩农田,按照园方安排,去年晚稻收获后,他又播种了油菜。
这是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和良渚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右)的实物对比(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而在五千年前,良渚文明能够一度辉煌,离不开发达的稻作农业作为经济支撑,在古城中的池中寺遗址,约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就是重要见证。而发达的史前稻作农业,也是良渚古城2019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在良渚古城种水稻,我确实有一种自豪感,这里的耕作象征着文化传承。”梁仁明说。
“不光是水稻,就连古城里的青草都要能体现文化的传承。”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说,在遗址公园里的不同区域,他们选用不同的标识植物。例如,一般台地种植狼尾草,宫殿和城墙遗址种植三叶草。而在五千年前,映入先民眼帘的,同样有这两种小草。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许多土遗址要让大众看出门道来并不容易,而良渚古城遗址同样如此。王刚说,除了标识植物以外,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方面按照国际惯例,对一些重要遗址点进行揭露展示,同时,也通过5G、VR、AR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让观众重回到五千年前,他们可以与先民们“狩猎捕鱼”,也可以和“祭司”一起参与祭祀。
“要提高土遗址的观赏性和可看性,在重要遗产点的讲解中,我们通常会采用对比的方式。”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金牌讲解员”周倩告诉记者,“比如说,在莫角山宫殿区,我们就会告诉游客,它们都是人工堆筑的土台,可以和埃及金字塔相比,而在南城墙遗址点,我们则通常将它与北京故宫的城墙比较。”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统计,2021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良渚博物院副院长梁慧娟说,除了常设展览外,博物院近年来还举办了多个临展,出版了多位著名考古学者论良渚的文丛,面向小读者的“良良的世界”系列绘本。“今年我们还要编创沉浸式舞蹈剧,开设多个教育课程,扩大良渚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同时,我们还要用好良渚这个大IP,将历史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文创产业,让观众把参观记忆带回家。目前,良渚IP已经开发了13个系列500多款产品。”
3月2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观看刻符陶罐。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展示有难度,保护也有挑战。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告诉记者,良渚遗址地处南方多雨的潮湿环境,诸多土遗址都可能出现开裂、坍塌、微生物病害、表面粉化等险情。为此,中心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持续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实施土遗址保护工程。
2018年,集地理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等数据库为一体的良渚古城遗址监测平台投入使用。2020年,以平台为基础,深度整合数据资源的良渚古城“遗产大脑”也投入使用。
迄今为止,“遗产大脑”已经收集到800多万条信息。3月4日中午,在监测中心的监测大厅,工作人员陈圣钊在大屏幕前监测数据,他告诉记者,同事们在实地同步进行巡查。
3月2日拍摄的良渚瑶山遗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除了古城和水坝等重点遗址区域外,良渚遗址保护范围涉及24个村(社区),文物安全的任务也很重。”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副主任黄莉介绍说,去年,他们启动了“文物安全365行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管委会还建立了54人的专职巡防队伍,“巡防队有巡逻车、无人机,还配备了4条警犬,形成了多维立体的安防体系”。
“现在老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都很高,任何一项建设都知道要先报告文物部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港南村党委书记康宏果之前是多年的乡村文保员,早在2006年,他家在建房时就发现过良渚玉器,他和父亲立即上报,帮助专家发现了多座良渚贵族墓葬,这在当地传为佳话。
“有良渚遗址这张金名片,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康宏果说。
“做好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表示,一方面管理部门要遵循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三个敬畏”理念,结合数字化改革,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大良渚遗址保护力度,努力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另一方面,要围绕深化和丰富对良渚历史价值的挖掘和认知,进一步提升良渚文化研究水平。同时,他们还将坚持共建共享、活态利用,释放良渚文化赋能区域综合发展的最大效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让遗产地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上一新闻:失眠抑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