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揭开音乐背后的秘密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6-04 访问次数:432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声音都紧紧排在视觉之后的第二位,是修道养心首先要克服的屏障。但是声音究竟是怎样作用于人体的?为什么有的声音令人神清气爽,有的声音令人气急败坏?现代科技至今还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众所周知,声音是通过振动空气传导的,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赫兹,超出这个范围,人耳就听不到了。所以我们通常会认为声音来自外部。但是您有没有注意到,还有许多声音来自我们自身:心电监控仪捕捉到心脏跳动的脉搏、脑电图探测到大脑振动的频率。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独特的振动频率,当人体健康的时候,这种振动是和谐的、稳定的,而当身体出现了问题,振动就出现了紊乱。胃部的振动会鸣响、打嗝,肺部的振动会打喷嚏,肠道的振动会放屁。高兴我们会哈哈大笑,忧伤我们会伤心哭泣,疼痛我们会呻吟,感慨我们会叹息……人体内部的声音之丰富丝毫不逊于外面的大千世界。而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把脉,凭触觉诊断身体内部振动带来的信息,从而对病患的身体状况洞若观火。

那么,身体内部的声音与外部的声音有什么联系吗?中国人历来认为“天人合一”,大千世界的哪些声音和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发生对应关系?

帕金森氏症患者阿曼坐在一家拥挤的饭店里,想要去洗手间,却无法到达。他的双脚僵住了,无法动弹。他越是努力尝试,越感到压力很大。人们的目光开始集中到他的身上,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候,他想起了《你是我的阳光》,这首歌是他的音乐治疗师教给他的,并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于是他哼起了这首歌,和着音乐的节拍,他迈开了脚,一步一步走了过去。他一路哼着歌走到了洗手间,避免了一场可能引起尴尬的局面。
 
冻结步态是发生在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一种普遍症状,可能会限制患者的社会交往,从而导致自闭和抑郁。不幸的是,对于患者的冻结步态和很多其他症状,可用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但对于传统医学已宣告失败的领域,有时音乐疗法却可以提供帮助。
 
音乐疗法是指一位获得执业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士使用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来改善、恢复或维持患者的某种与音乐不相干的行为。作为一位音乐治疗师,我接触了很多帕金森氏症患者,目睹了音乐是怎样作为一种外因使患者得以克服冻结步态而迈步前行的。我也曾使用小组合唱的方式,帮助帕金森氏症患者改善呼吸控制及吞咽。吞咽障碍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这是导致帕金森氏症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或许音乐疗法最强大的效果是共同感受音乐产生的社会效益可以帮助患者对抗抑郁。在帕金森氏症患者接受音乐疗法时,首次出现的行为之一就是微笑,同时该病的典型症状如缺乏表情和“面具脸”逐渐消失。他们说,接受音乐治疗是自己一星期里最美好的时光;而他们的看护人则说,接受了音乐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少了,心情也好了很多。
 
所有这些听起来很有趣,但并非新鲜事。史上首次关于音乐有治愈作用的记述来自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最早的将音乐作为治疗方法的参考文献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而音乐疗法作为一个正式的学科领域则始于一战后,那时有很多专业或业余人士为战争中饱受身体和心理创伤的老兵演奏音乐。如今,有执业资格的音乐治疗师寻求的不仅仅是在恰当的时间演奏合适的音乐,他们要使用音乐来帮助各种患有生理、心理障碍或疾病的人们。
 
大量针对行为的量化研究已提供了有力证据,证明音乐疗法对各种疾病患者或客户有强大的干预作用。然而,标准医疗实践通常是将音乐疗法排除在外的,原因只有一个――接受音乐疗法的患者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偿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阻力源自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音乐疗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患者群体的多样性、音乐疗法的情境以及音乐自身多方面的特征使我们很难弄清楚大脑对于音乐疗法的干预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因此,很少有研究者去深入探究音乐疗法中的神经系统科学。然而,我想答案也许就在我们面前――存在于神经可塑性的现有文献之中。我认为:暂时不考虑大脑如何对音乐疗法做出反应,而是将现有的对大脑运作方式的理解进行整合,研究人员就可以设立一个机制框架,为音乐疗法当前及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2001年,哈佛大学的安妮·布拉德(Anne Blood)和同事们提出,听到愉快的音乐,脑血就会流向与奖励变化相关的脑区。后续的脑成像研究显示,听到喜欢的音乐,大脑奖励网络中的VTA和NA就会被激活,而NA的激活预示着研究对象将对听这段音乐的经历做出怎样积极的评价。另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在等待及经历音乐中的情感高潮时,大脑的奖励中心会释放多巴胺。
 
面对需要克服冻结步态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将音乐与迈步行走匹配起来。面对需要加强呼吸控制的患者,将音乐与吸气呼气匹配起来。使用患者喜欢的音乐――音乐疗法的标准惯例――这样当然就是愉快的。我的设想是这样可以激活患者大脑中的奖励网络,并帮助他们强化对非音乐行为的学习――例如行走或呼吸控制。
 
神经可塑性的第二个原理是赫布理论,由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于20世纪中叶提出,后来由哥廷根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齐格里德·洛厄尔(Siegrid Lowel)总结为“一起刺激的神经元连在一起”。换言之,两个神经元想要形成一个新的联结或者想加强一个现有的联结,它们就必须同时产生动作电位。研究表明,感官刺激可以导致神经元群体的同步刺激。例如,作为音乐的一种固有特性,节奏可以把各种行为与一种外部的节拍联系起来(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周期转换),可能导致神经网络行为的同步。因此,通过把音乐与各种行为(如运动、发声、呼吸、心率)匹配起来,音乐治疗师可以引起参与调控这些行为的脑区中的神经元的同步刺激,加强神经元的联结,从而使患者发生更快、更持久的改变。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