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1-20 访问次数:477
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等。因此,重视和发展睡眠医学是保障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睡眠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内容涵盖睡眠的生物学机制和各类睡眠-觉醒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国际上睡眠医学的学科建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睡眠医学学会,如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亚洲睡眠研究会及国际睡眠研究会等。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设立了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并分别于1996、2003、2011年发布国家睡眠障碍研究计划。2007年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这标志着睡眠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独立单元。


一、我国睡眠医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睡眠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基础薄弱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限制,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当时的睡眠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翻译国外论著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睡眠研究事业渐有起色,但多局限于病例报告和基础实验。1981年,刘协和教授在四川医学院精神病学研究室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精神科多导睡眠图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睡眠研究。1994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正式成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刘世熠教授担任第一届理事长。中国睡眠医学在随后的20年里有了长足进步。


1989年至2015年,我国学者发表与睡眠相关文章的数量逐年增加,相关研究涉及睡眠的基本生理功能,如睡眠状态下脑功能的改变、睡眠对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睡眠剥夺和睡眠限制对正常生命过程的影响、与睡眠障碍相关的遗传和影像学研究等;睡眠状态下无痛、无创治疗病理性记忆相关疾病等自主研发治疗方法、生理性过度觉醒型慢性失眠增加高血压发生率的研究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客观日间嗜睡增加高血压发生率的大规模临床样本研究得到了国际学者的认可。同时,我国政府对睡眠研究的财政投入也逐渐增加,从2010年至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批准150余项睡眠相关的课题项目,总金额达7 500余万元,2015年首个睡眠领域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睡眠脑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获得批准。在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推动下,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多地区的睡眠障碍临床研究的协同网络,为睡眠研究的开展提供平台和支撑。


自20世纪80年代黄席珍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创立国内第一家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至今,我国现已有二千多家医院建立了睡眠监测室。以往对睡眠-觉醒障碍患者的诊治以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医师为主,近年来精神心理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心血管科、消化科以及医学影像科医师也参与进来,形成学科交叉、相互促进的局面。睡眠医学中心不仅诊治各种睡眠-觉醒障碍患者,也开展睡眠医学培训,向基层医师传授睡眠诊治的理念和技术,向公众传播睡眠健康知识。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5版和《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第3版、《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第4版)》等为睡眠-觉醒障碍的规范诊断提供了依据。近年来,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发布及《睡眠与睡眠障碍相关量表》《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现代睡眠医学》《临床睡眠疾病》《睡眠医学精要》《睡眠障碍》《中医睡眠医学》《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诊疗学》《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逐次访谈指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册》《睡眠呼吸疾病诊疗技术》等专著的出版为我国睡眠医学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睡眠医学未来发展建议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培养睡眠医学专业人才。临床睡眠医学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科,临床医师诊断睡眠-觉醒障碍往往需要依靠多导睡眠监测报告,正确识别多导睡眠图上的异常事件可帮助明确睡眠-觉醒障碍的诊断,因此不仅需要专业的睡眠医师、睡眠护师,还需要有经验的睡眠技师。而我国目前从事睡眠诊疗的医务工作者多是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等学科的医生,并非睡眠医学专业背景,对睡眠疾病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可见睡眠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是规范睡眠诊疗、加强睡眠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政府和医院应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经费投入,以促进临床睡眠医学相关机构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而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是保障睡眠医学发展的必要途径。建议开设独立的睡眠医学课程,建立独立的考核体系。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已开设睡眠医学课程,主要讲授国内外睡眠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本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对睡眠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扩展临床常见睡眠障碍病理机制、治疗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 创建新型诊疗模式。《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虽然部分人群没有达到就医标准,但也显示出睡眠-觉醒障碍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由于现有睡眠医学中心数量和承载能力有限,多数睡眠障碍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诊疗技术亦有限,对一些罕见的睡眠-觉醒障碍缺乏辨别能力,易造成误诊。因此,创建新型诊疗方式更显重要。美国睡眠医学科学院发布的意见书推荐使用睡眠远程医疗技术(sleep telemedicine)解决医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睡眠远程医疗技术是利用互联网、实时视频传输等途径对睡眠障碍患者,尤其是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患者诊疗的方式,其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但对这一新兴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依从性、花费方面等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探索,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方式。


3. 完善睡眠医学研究体系。近些年我国多地开展了睡眠医学相关方面的研究,但睡眠研究体系仍不够成熟。目前,我国睡眠研究开展较好的团队主要有香港中文大学的荣润国教授课题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向东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韩芳教授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殷善开教授课题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叶京英教授课题组以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陆林教授课题组等,这些课题组对睡眠这一特殊状态或围绕某一睡眠疾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揭示睡眠的生理机制和睡眠疾病的发生原因提供了客观的实验证据,研究成果获得国际睡眠医学领域同行的认可。其他地区的睡眠研究虽然也在开展中,但还没有形成体系的研究模式,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更多的是集中在现象学的分析或重复验证他人的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国际研究热点和睡眠医学领域的研究难点,对问题的阐释不深入具体。为促进我国睡眠研究的发展,地区之间需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发展基于全国多地区协作的睡眠研究体系是实现睡眠医学的大数据研究、睡眠医学转化研究等的基础。


4.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搭建转化医学平台。目前,我国多数学者的研究工作仍跟随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脚步,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睡眠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方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和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睡眠有助于脑内代谢废物的清除以及学习后脑内突触的形成,解释了睡眠对于记忆巩固的作用机制,使我们对睡眠脑功能有了更深刻和系统的认识。此外,国外学者重视开发和探索睡眠的新功能,美国西北大学和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研究显示,睡眠状态下靶向激活记忆后,清醒时空间记忆和情感记忆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提示睡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我国学者也应注重开发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新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


睡眠医学领域存在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得不到临床转化。我国大多数临床医生缺乏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而从事睡眠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临床诊疗方面的突出问题把握不够准确,研究内容往往脱离临床实际。鼓励和发展睡眠相关研究的成果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内外还没有从事睡眠研究临床转化的专业机构,但一些医学转化的模式和思路可以为睡眠医学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目前国外较好的转化医学机构往往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转化医学中心,实现研究成果应用的最大化。如在美国,政府为鼓励医学转化工作的实施,成立国家科研资源中心的专门机构,以发布战略计划和提供经费资助,并为实验室科学家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创造环境和提供设备,同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为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搭建桥梁;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投资约5 000万英镑,在苏格兰启动了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我国现在虽然还没有国家级的医学转化机构,但国家已投入约10亿元人民币,拟在上海创立第一家国家级医学转化中心,预计在2017年可投入使用,期望该医学转化中心的成立可以协助推动我国睡眠研究领域转化医学的进步。


三、结语
近年来,中国睡眠医学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家注重自主研发,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在临床实践方面,我国不仅有多家高水平的睡眠疾病诊疗中心,也注重培养睡眠医学专业人才并已出版多部睡眠专著,可见我国睡眠医学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更需把握未来方向,认清不足,突破现有瓶颈,为使我国睡眠医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